夏日生活打卡季
根据我理解好像不是这么一回事。但居民医保有的城市是分了档次的,缴费高的档次,报销比例和最高限额都会更高,但是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并不是缴费标准越高,报销比例就会越高。
我们先来说一下职工医保的缴费。职工医保分为在职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两个部分。在职工是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缴费模式。单位缴费是以单位职工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是以本人的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单位缴费方面,这是单位的法定义务,也是筹集医疗保险基金最主要的渠道来源,职工医保分为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两个部分。单位缴费按照现在的政策是全部划入了统筹账户,这部分钱就是医疗保险基金的钱;个人缴费部分,是以本人的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2%,个人缴费部分全部是划入个人账户。
个人缴费的高低和本人的工资有关系,当本人的实际工资低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时,必须要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这就是保底缴费;当本人的实际工资高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时,只能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这是封顶缴费。
从这个缴费基数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到医院住院时,按照当地医保制度的规定,在确定报销比例时,并不是你按照60%缴费就会少报销,你按照300%缴费就会多报销,那么按照300%缴费的人是不是亏了呢?
按照我理解按照300%缴费的人也没有亏,因为按照300%缴费的人,所缴纳的医保费用,也是全部返给了个人,也就是自己社保卡中,只不过是从工资中拿出2%来划到自己的社保卡里,专门用于个人账户的医疗费用。真正要说亏是亏了单位,毕竟你自己的工资高,单位的缴费基数也就高,而且单位缴费部分全部是划到了统筹基金。
灵活就业人员,一般都是按照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成都市是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作为缴费基数。但报销比例和按照300%的职工是一样的,最高限额也没有变化。
虽然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没有变化,但是按照300%缴费的人,个人账户余额比较高,在支付个人应付部分的住院费时,可以用个人账户来支付;但个人账户低的人,由于个人账户余额比较小就只能用现金来支付,这说明在职时缴费基数高的人还是有一定优势。
在居民医保这一块,全国基本上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缴费,比如2023年的缴费标准是每年350元,在三甲医院的报销比例基本上都是50%左右。但成都市就分了高档和低档,同时还增加了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这样成都市的高档缴费标准是每年812元,低档是每年732元。按照成都市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规定,高档和低档的报销比例,最高支付限额就是不一样的。
综上所述,职工医保的并不是缴费越多,报销比例就越多,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是按照当地医保制度的规定来统一执行的,除了年龄的因素以外,还有就是医院等级来确认;居民医保凡是划分一档和二档的地方,一档的报销比例会高于二档。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