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细则全文

背景介绍

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新规”),旨在解决当前金融领域存在的资产管理领域乱象,促进市场平稳有序发展。

主要内容

新规主要围绕两大核心内容展开,即风险管理和业务范围。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风险管理

新规加强了资管业务的风险管理,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将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其中,主要包括:

资管产品不得承诺保本保息,资产质量不得降低,产品不得夸大收益率等。

严格限制同业投资和债券投资,对投资标的要求更高,增强了风险管理能力。

规定资产净值管理制度,防范资金错配、挪用等行为。

强化流动性管理,规定进行提前赎回必须兑付,有助于防范兑付风险。

业务范围

新规对资管机构的业务范围和合规要求进行了细化和补充,主要包括:

禁止金融机构为特定客户、特定项目提供资金垫支、利益担保等金融服务。

规定资管计划的产品设计、募集、运作、兑付等各环节均应严格遵守规定,并明确了各方责任。

对大额单一投资者、同业投资、自有资金投资等作出明确限制,避免产生系统性风险。

影响分析

新规的实施,对于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来说,具有较大的影响。

对市场的影响

新规的实施,有助于解决资管业务存在的一些乱象,提高市场透明度和稳定性。

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新规规定了更为严格的风险管理和合规要求,要求加强内部风控、完善业务流程,将大大提高金融机构的内控能力。

对投资人的影响

新规要求将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不得夸大收益率,加强流动性管理。这将提高投资人的风险意识和识别风险的能力,进一步优化投资人的投资环境。

总结

新规的出台有利于解决当前资管领域存在的乱象,保护客户合法权益,对于金融机构和投资人都是一部好的规范和监管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