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首日金融圈无比热闹,其中最热闹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当日的成交数据,第二个则是港币兑人民币的汇率差——按照上交所公布的港币买卖价计算,买入港股可能即亏损6%左右。所以有人说,这就是为什么上证指数和恒生指数今天居然是跌的。

那么实际上呢?

买进港股就亏6%?没有的事!

今天上海交易所公布的沪港通汇率参考价,引起很大反响。

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提供了今日(11月17日)人民币对港元参考汇率。港币汇率买入参考价0.7671,卖出参考价0.8145,两者相减=0.0474,相当于5.8%左右的汇率差。这个差距让一些业内人士也感到震惊,很多人说,港股通除非长线投资,短线很可能亏死,因为考虑到汇率差,一旦买入,就是起码6%左右的亏损。

那么实际上呢?给个比较权威的说法:上交所公布的是把汇率风险规避的冻结用的参考汇率。汇率结算,是收盘才去完成的。所以盘中显示的亏损,是券商多扣了保证金,防范万一盘中汇率波动风险的,但收盘后还会还给客户的。所以6%的潜在亏损并不存在,汇率的实际差额非常小。

今天下午外汇市场港币兑换人民币的买入价是0.7898,卖出是0.7899,沪港通实际的汇率和这差不多。

不过要注意的是,即便如此,也还是存在一些汇率风险。港股结算事项T+2,T日买入港股的投资者,T+2日才能完成交收,这中间如果汇率波动比较大的话,就可能影响人民币转换。

投资一边倒,A股才是价值洼地…

另一个好玩的事情是,首日,外资通过沪港通净买入A股的资金远远超过内资买入港股金额。截止今天(11月17日)13:59,沪股通每日额度130亿人民币全部耗尽。港股通每日额度105亿还剩91.2亿(注意:港股交易可t+0,A股是t+1)。

当然这个问题也有很多解释,比如,港股和A股交易规则也可能是产生额度消耗的差异,A股交易是t+1制度,当天买入第二个交易日才能卖出。港股采用t+0制度,当天可随时买卖。而今天A股上证指数和港股恒生指数都是高开低走,不排除港股投资者买入后抛出可能,而上证指数相对更强。

也有人解释说,港股通投资门槛之一是50万人民币,沪股通却没资金限制,所以流入A股的钱更多。或者内地和海外融资成本不同,海外融资成本更低。参与者结构也不同,据此前券商分析,通过沪港通投资港股的内地投资者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投资A股的目前则是对冲基金所持资金更多。

反正交易落幕,不管怎么样,今天肯定是金融史上载入史册的一天。这似乎是A股这么多年来难得的股市资金大回流的起点,而且显示了A股市场价值无疑。而毒舌们则在暗暗的说,这是香港市场边缘化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