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全国有16个省发了消费券,总金额达到42.73亿元
看样子我们的防疫工作必须要转到以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为主导的方向上来,不能等到被疫情消灭的一个不剩再来发展经济。
民以食为天,疫情威胁生命是一种风险;不搞经济建设,面临吃不上饭、全体人民挨饿也是一种风险。
可是说好的“报复性消费”没来,倒是“报复性存款”先来了:
央行4月10日发布2020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元。
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是什么概念?
平均每天超过700亿存款涌向银行!
老百姓保有的积蓄比较厚实。这是来自新闻媒体的感慨。
而我们作为金融工作者之一的保险从业人员,看到这样的数据难免心中窃喜:报复性存款,不就等于老百姓手里有钱,还害怕风险吗?不敢投股票,不敢投信托,不敢投P2P……那我们的年金保险不正适合风险厌恶者做资金保守性投资吗?!
和消费者谈谈年金保险,结果:
“你们的年金保险为什么5年内没有收益,那这5年不就是资金闲置了吗?”
“5年后怎么能保证你们的收益可以跑过通胀,你看疫情后物价明显上涨,这不就是活生生的通货膨胀吗?”
这样的问题实在是有点煞风景,也有点给央行的数据打脸,来,我们发泄一下:
大家看看下面的回答,是不是着实解气。
“放在保险公司就是长期投资,稳健回报。你们明明知道放在银行是不会有太高收益的,让我给你们讲了年金保险,比银行收益高了,还要挑点流动性的毛病。想快点回报去投股票呀,真是贪婪,不知道金融投资的不可能三角吗?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是不能同时满足的”
激烈的情绪过后,终于有冷静的声音出现:非要强调监管这么规定,那么保险公司的主动性就没有了;或者说,监管的5年规定也应该有道理呀,为什么非要是5年,而不是6年、7年……
他们的问题很简单,就是年金保险作为对存款的替代性品种来说,到底合不合适?
能不能满足他们对未来安全性需求的基础上,还要有回报的要求?
而且看似这个回报必须要高过银行存款这个底线,上线可以上不封顶,越高越好。
年金保险给客户的是资金收益,而不是资金成本。
大家能告诉我,市场上你们能够找出,哪些金融产品是立刻给回报的?
银行存款,存一天给一天,今天存明天就有收益。
基金,也是今天买,明天可以赎回
我问:确保有收益吗?
哦,那不一定,也有亏的时候。看来我就不能再提股票了,和基金一样,就算是能做成T+0,也不能确保有收益。
好了,大家现在看到投资有收益立刻兑现的,也有不能立刻兑现的,这些是金融品种之间的差异。我要问的是,为什么有的金融产品能够立刻兑现收益,而有的金融产品不能立刻兑现?
能够立刻兑现的做的不是投资,是支付的资金成本,比如,银行存款,银行支付的是你提供给银行的资金的成本,银行的收入是靠“贷款的利息-存款的利息”,而(活期)存款的利息基本上都是央行在规定,银行是拼命通过贷款利息来增加银行的收入的。
所以说,存款利息对银行来讲是成本,而不是给大家的资金回报。
给大家资金回报的金融品种一般都做不到立刻支付收益,因为,对应金融产品而言,它只是载体,它要通过资金运用才能达成资金增值的效果。
所以我们给客户做的一个知识点:金融产品分资金成本型与资金回报型。不能把资金回报型的返还,当成资金成本型要求立刻支付的收益。
资金回报型产品,也分投资是单一产品、还是资产配置的组合产品。
强调保险公司是通过资金运用给客户产生价值的。那么大家去观察一下,哪些金融产品是投单一产品标的,哪些是投组合产品标的的?
比如:债券,投资的是一个具体项目,这个项目在募集资金的时候会和大家说的非常清楚,项目是做什么用的,筹资规模是多大,利率水平是多高,到期日是具体的什么时间。
类似的金融品种还有信托,由于项目更复杂一些,所以有的信托项目还要求有相应的担保、抵押来对风险进行分摊。
这样的投资,说白了,就是对投资标的的押宝,投资标的不出问题,投资顺利,项目完成了,本金及回报都有;投资遇到风险,项目出了问题,可能会造成收益及本金的损失。
保险公司的年金投资,不是单一项目,而是保险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对各种资产进行组合、配置,形成一个项目组合。在这个组合中尽量做到分散,既有债权性产品,也有股权性产品;既有本国资本市场、也有全球市场;既有场内交易、也有场外交易……总之,保险机构投资是对一个投资标的组合的持有。
从理论上讲,资产组合、资产配置的作用就是抵消各个资产的波动,最终以一种稳健的回报方式作为一个组合的整体投资收益体现。
资产配置与单个资产项目投资的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可以通过多品种、多元化、多运作模式的投资来分散风险,所谓的“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机构版本。
资产组合为什么非要时间长,或者说年金保险为什么非要5年领取收益?
其实不是非要,而是资产组合不能完全解决收益确定、稳定,因为经济的发展是有周期的,这样投资的产业标的也就具有了周期性。
从严格意义上讲,投资的标的走完一个产业周期,就应该调仓、置换了。
所以说,保险公司持有的投资组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来调整。
那么5年的依据是什么?
众多的产业周期理论中,5年的概念是一个短周期的范围,也就是说,对应经济的把握,5年可以大体划分成一个周期看待。
因此,从监管的层面,银保监会从外部监督者的身份,给出保险公司以投资组合方式来进行资金运用要以5年为最低底线来提供收益回报的领取。而保险公司通过收益率的牵引,鼓励年金购买者长期把资金存留在保险公司投资的项目中。
从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出,监管也是按照市场规律、理论依据在进行管理,而不是一味地以自己是监管者的身份自居。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