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翻看我4月底的文章,大家会很清晰地发现——基本上都在讲机会
无论是业绩为代表的中药白酒,还是科技三剑客的汽车光伏半导体,我们主要关注这些。
可半年报公布至今,无论是业绩超预期上涨的龙头,还是差于预期下跌的龙头,我都没有讲机会的冲动。
今天24点以前,全部A股都要公布半年报业绩。
为什么同样的业绩公布,我的态度变化明显?
这里先给大家标记一下,近五年里,A股的5月和9月。
代表年报公布的5月,代表中报公布的9月。
这个特点在近三年是非常明显的:
1、2020年5月开始上涨,9月开始调整
2、2021年5月开始反弹,9月开始下跌,一直跌到今年5月份
3、今年5月开始反弹,8月开始调整
5月份讲机会的原因,就在这里,当时用的是这一张图:
只要是5月前市场大跌,跌得越惨,那么5月以后的机会也就越明显,除了2018年贸易战这个意外。
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其实很好理解,无非就是业绩好+超跌的性价比组合。
有人经常说,A股近10年,都在围绕3000点波动。
所以,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个规律。
既然10年里面一直围绕3000点上下波动,这就代表2800、2600、2400甚至2000,都是机会大于风险的。
而我们把这两个信息叠加一下:
这图,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那句——机会是跌出来的。跌到3000以下机会大于风险,那么,跌到什么时间,最容易吸引大资金进场?
很明显——就是年报公布之后。
到这里,我就交代了5月的机会,它的诞生环境显然跟当下不一样。
而要解释当下为何提示风险多,则需要配合这个行业层面的获利筹码。
4月27日以来,最大涨幅居前的板块有——光伏设备(100%)、风电设备(92%)、储能(76%),新能源车是63%,锂电池也是63%。
半导体的指数是57%,白酒是23%,中药是22%。
煤炭是40%,燃气是41%,石油是37%。
因为下一次公布业绩是明年4月底。这就代表从9月开始,后面9个月里,市场无法得知某行业或者某公司的全貌。
9个月,世界足以发生巨大的变化。
面对这9个月的未来,资金有三个选择:
1、继续在678月的主线方向冲,继续买光伏风电汽车,而且是当下高位;
2、从中报里挑选一个新方向,一个低位业绩预期好的新方向
3、不选择任何方向,等待未来某个月政策和宏观发生变化——交给未来
从性价比的思路来看,继续选择风光电储,绝对不是最优,因为过去3个月这类累计最丰厚的获利盘。
这两天全国所有关心业绩的机构,都在核算两件事情:
1、哪些行业和公司业绩超预期最明显,未来9个月是否会维持向好
2、低于预期差于预期的方向,未来会因为哪些因素变化而转换,比如价格、政策、外围环境等等
年报后先看3个月,半年报后却要足足等待9个月。
综合之下,我认为当下是明显的混沌期。
而新的方向,市场目前也没能很明显的酝酿形成。
等待和试探是可以允许的,比如农业或者半导体里某些超预期的个股。但是,又因为下一次公布业绩间隔了9个月,所以即使是趋势性机会,也不大可能跟前面3个月那样急促,指数的波动也会变小很多。
这种情况之下,我就自然不急,着急反而会犯错。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