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所处宏观环境为:经济复苏,GDP同比增速提升;PPI负增长,下半年才可能升至正值。2012-2016年期间,虽然PPI持续为负值,但不存在连续2个季度GDP同比增速提升的时期。2019年三季度至2020年底(除去2020年1月),PPI基本处于负区间,而GDP同比增速自2020年一季度触底后连续3个季度提升。从库存周期的角度来看,2020年3月库存自高点开始回落,当前经济已经经历过一段主动去库存阶段。综合来看,当前经济状况更接近2020年三季度。
从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动力来看,消费与投资驱动经济增长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2020年三季度出口是拉动项,当前出口是拖累项;从货币金融环境来看,当前中长期贷款和2020年三季度一样均处于上升趋势中,预计M2增速也将总体呈下行趋势。不同之处在于2020年三季度社融增速更高,M2增速略低;当前M2增速更高,社融增速略低。
从资金面来看,当前与2020年三季度处于存量资金博弈格局。从外围市场来看,2020年8月欧美股市上涨,2020年9月和10月欧美股市下跌。2023年1月欧美股市上涨,2020年2月欧美股市分化,2023年3月在美国硅谷银行倒闭的冲击下欧美股市下跌。
图:经济增长、PPI与万得全A
图:库存周期
图:经济增长三大驱动力
图:货币金融环境
图:中长期贷款带动贷款余额增长
图:住户中长期贷款现企稳迹象,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继续增长
今日万得全A上涨0.71%,全A等权上涨0.2%,上证指数上涨1.2%,沪深300与上证50上涨1.05%,中证1000指数上涨0.5%。但是,正如笔者在《2月PMI超出市场预期,A股连续5月迎来开门红》点评3月1日股市上涨时建议采取小盘价值防守策略一样,今日股市上涨不改防守观点。截至3月13日,小盘价值表现优于大盘成长。
赚钱效应不足叠加注册制全面落地导致市场陷入存量资金博弈,上涨动能不足。叠加3月M2增速下行,2月核心CPI环比跌幅创11年新高意味着需求压力较大,经济弱复苏。同时,3月高增长企业可能进行预期管理,人为降低分析师与投资者的预期,3月底4月初又迎来机构调仓带来的市场波动。因而,3月股市调整风险很高,仍应当以价值板块进行防御为主。
截至3月13日,本月仅通信、计算机、建筑、传媒、交通运输、石油石化、国防军工7个一级行业上涨。中游制造业中电子小幅下跌,机械在31个行业中表现居中,电力设备延续2月跌幅较大的趋势。支持服务行业中,计算机延续2月良好表现,交通运输由2月小幅下跌转为上涨,公用事业小幅下跌,商贸零售优于经济弱复苏表现不佳。基建链条中,建筑、交通运输、轨交设备表现较好。
当前,市场市场轮动较快,第一天涨幅靠前的行业第二天可能跌幅靠前,不宜追涨杀跌频繁切换行业,而市场波动率较小意味着可以继续有基本面支撑的强势行业。CPI低位不利于下游产业,经济弱复苏意味着地产、消费板块机会相对较小,基建仍能维持高增长,PPI负增长利好中游制造业与科技产业。人口负增长意味着通信、计算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是2023年全年主线。因而,3月可以配置电子、电力设备、国防军工、通信、机械设备等中游制造,辅以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商贸零售、计算机等支持服务行业和钢铁、建材、工程机械、建筑、交通运输等基建链条。这些行业中,上半月偏向2月涨幅居前的行业,下半月可以逐步向涨幅靠后的行业切换以应对3月底4月初的机构调仓。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