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日,临沂市人民政府印发《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临政发〔2021〕3号),提出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迁至主城区,争取建成以理工为特色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推进省市共建临沂大学,谋划组建临沂大学医学院。
详情如下:
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夯实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推动市属技校按程序纳入高职院校序列,新增一批五年制高等职业院校。支持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开办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突出产业发展导向和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实现为产育才、以才促产。加快建设临沂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大学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和临沂艺术学校,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区(园),加快建设临沂科技教育创新城。
强化高等教育服务地方能力。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迁至主城区,争取建成以理工为特色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推进省市共建临沂大学,支持临沂大学等高校开展国家“双一流”和省“双高”建设,谋划组建临沂大学医学院,大力发展医学教育、医学科研。鼓励现有高等院校与国内外一流院校、重点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聚焦新产业领域,做大做强优势学科,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积极引进高校院所,服务老区高质量发展。
临沂大学建医学院
早在2007年,临沂大学还在筹建准备时,就有人建议将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沂校区、临沂卫校并入临沂师范学院,组建临沂大学及其医学院,既推动了临沂大学的筹建进程,解决其临床医学专业的后顾之忧,又帮助解决了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两地办学的困难,统一了行政管理和规划,还将减少专科生和中专生的招收数量,提高培养层次和质量。
在2018年4月,《临沂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获批。该规划提出,借助山东大学医学学科优势,整合山东医专等资源,成立本科阶段的临沂医学院,填补千万人口大市没有本科医学院的空白。
这似乎断了一些人并校的想法。但山东医专升本也没了后文。而临沂大学自己终于提出了建设医学院的设想。
临沂大学发布2021年新年贺词,提出在新的一年里,将积极推进省市共建临沂大学,探索成立临沂大学教育集团,加快推进与临沂市共建临沂大学医学院。
2021年2月2日,临沂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临沂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2021-2025年)》,着力推动木业、机械电子、食品、冶金、医药、化工、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其中,《临沂市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临沂市医疗教育科研层次低,高校医学专业缺失,仅有一所临沂卫生学校和一所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十四五”期间争取在市主城区设立临沂医科大学,推动临沂大学等高等院校开设医药制造相关专业,促进产教融合,通过校企合作、推行“订单培养”模式,重点培养一批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
而此前,临沂大学曾提出组建医学院。2020年12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临沂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临沂市委关于制定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支持临沂大学等高校开展国家“双一流”和省“双高”建设,推进省市共建临沂大学,谋划组建临沂大学医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费县)迁址主城区
青岛理工大学在临沂有一个校区,位于费县县城东外环1号,占地700亩,原名青岛理工大学费县校区,2006年经山东省教育厅鲁教计字〔2006〕11号文件批准设立;2011年6月12日,山东省教育厅、临沂市人民政府、青岛理工大学三方共同签订《共建青岛理工大学(临沂)协议书》,校区更名为青岛理工大学(临沂)。
青岛理工大学(临沂)迁址新校区这个消息已经提了很久了。毕竟在费县实在的偏远,对于一所不甘寂寞的高校来讲肯定不能长期在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区域办学。
在2020年1月15日临沂市兰山区枣园镇召开的2019年度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会议,就已向公众透露出青岛理工大学筹建临沂新校区的信息。该会议强调,不断推动枣园片区征收拆迁、京沪高铁二线沿线征收拆迁及建设、青岛理工大学用地征收及建设、蒙山二路、永安四路等项目建设。
根据规划,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新校区位于兰山区枣园镇,东至村界路、西至西中环、南至祊河左岸、北至金德路,规划占地面积2000亩。预计投资45亿,其中征收还建25亿,校园建设20亿,力争2020年年底前校区开工建设,为理工大学2022年9月份实现招生,2030年招生规模达到3万人打下坚实基础。
为加快临沂校区建设,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停止13个专科专业招生,增加13个专业的专升本类别,10个专业增加“3+2”、“3+4”贯通培养招生。在临沂校区形成以专科为主到以本科为主办学的新格局。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