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是一所以水利、能源和土木工程为主要特色的省属本科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红旗路。学校创办于1978年,原名为河北省治河水土保持技术干部学校,1984年更名为河北水利工程学院。2000年,学校更名为现名。

学校占地面积554亩,校舍建筑面积26.9万平方米,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学校设有13个教学单位,开设39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管、文、法、艺等多个学科领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3608人。学校博雅人才培养模式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学科教育为核心,工程实践为特色”的办学思路为指导,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宏观世界观、国际竞争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学生毕业后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学院办学优势

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全校教职工873人,其中中青年教师占比达到94%以上,教授、副教授以及工程师、高工、技师等高、中级职称的教师253人,博、硕导65人。除了拥有一批数量较多、技术力量不俗的普通教师外,学校还聘有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以及各类优秀人才在内的数百名名优教授、专家和业内资深领军人物。

学校在校内建设了涵盖面广的实验室,建有教学科研实验楼、中心图书馆、国际会议中心、学生活动中心等一系列重要的基础设施。学校致力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发扬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作,学生在相关领域中不断获得国家级、省级及部级等各类奖项,在国内外各类学术竞赛中屡获佳绩。

学院人才培养

学校实行专业与特色双向发展,探索与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在知识与实践教育融合中实现人才培养的定制化、个性化、注重实效的目标。学校强调学科教学的互动发展,加强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努力发掘教育资源共享、教学资料互通的潜力。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卓越创新能力,实现课堂学习、实践课程、社会实践与其他综合性能力素质教育的融合,实现学生对行业、社会和世界的认知升华。学生不仅学习业务知识,还学习创新型技能和实现创新突破的思维方法,多次参与国家、省级科研计划。

学院科学研究

学校致力于深化科学技术创新,搭建学生实践课程和科技资源共享的平台,促进多学科之间的教育与科学交流。学校课题组在水文、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土木工程、能源与环境等领域建立了全国及地方性重要实验室,形成了一家高层次、高水平的科技研究和服务体系。

学校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招聘、培养、使用一大批博士、硕士、海外学者和国内学术领域内的业内专家。学校在建设学术平台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与国内外的知名大学和研究所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和战略性合作框架协议。

学院社会服务

学校积极服务社会,为地方和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开展了众多具有传统和现代规模的重大社会服务项目,给各个领域的社会人士提供了优质服务和专业支持。学校积极传播水利、土木工程、电力等行业的前沿科技、发展成果和思想文化,并在推动产学研合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学校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社会民生为己任,帮助地方政府解决科技方面的难题、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市场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已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引领机构。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成立于1978年,隶属于河北省政府。是一所以工程技术为主,涵盖理、文、管、经、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院校。学校坐落在泊头市城区南部,占地面积1103亩,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距北京市150公里,天津80公里,交通便利。

学科设置

学校现设有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土地资源管理、测绘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等8个本科学科,拥有18个专业,其中有水利文化、水利工程、水利土建、环境工程、港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国内外影响的特色专业,具有雄厚的综合实力。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教授、副教授、讲师等各类教师近800余人,其中举世闻名的国家级教学名师、河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获得者近30余人。学校还聘请了100余名双聘教授、客座教授和海外知名专家为学生开设课程、共同指导学生和开展学术交流。

科研水平

近年来,学校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多项科研成果。如立项的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达到500余项;发表SCI、EI、核心期刊论文1500余篇,其中一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00余项;授权专利800余项。

校园生活

学校拥有完善的校园生活设施,包括校园网、多功能会议中心、体育馆、图书馆、实验楼、演艺中心、健身房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各类学生社团活动、公益活动以及校内外比赛、演出等各种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自我、实现自我、锤炼自我的机会。

就业情况

学校注重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学校拥有就业网站、就业指导中心和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等就业服务平台,全力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目前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创业率均位列全省高水平院校前列。

总结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较高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一直以来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学校将继续坚持“立足河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方向,以“培养创新精英,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使命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Hebei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是教育部和河北省政府共建本科高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法、理、经、教、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工科大学。

学院历史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始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建设时期为满足水电工程建设而创办的首批高等院校之一。学校前身是国立灵武水利专科学校和兰州水利高级专科学校,后来改名为陕西水利专科学校,在1958年迁至河北保定,更名河北水利专科学校,199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学院优势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具有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为48%。学校拥有一流的办学条件,校园面积900余亩,建筑面积72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设施齐全,现有各类图书49万余册,电子图书100余万册。学校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韩国??大学、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高校开展合作交流。

学院特色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具有浓厚的工科特色,专业设置齐全,涵盖水利、电力、工程、管理、科技、信息、环境、艺术等8个学科门类。学校积极开展实践创新教育,设立了多个创新实验室和科技创新中心。

学院成就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在工科领域获得了不少的成就,在各类科研项目中屡获殊荣。学校在水电工程领域拥有较强的实验和人才优势,在上海长江三峡工程开发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等国内外一流企事业单位中广受好评。

学院未来

未来,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明辨笃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校训,努力创造更为优秀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为国家的水利和电力事业做出贡献。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是全国水利科技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为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